2017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
嘉宾演讲摘要
陶生策
演讲题目:Protein microarrays for biomarker discovery
演讲摘要:
蛋白质芯片是生物芯片中的一个大类,在一张标准的基片上可以固定成千上万活性蛋白质。蛋白质芯片在基础生物学研究和医学相关研究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基础研究上,可以应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的发现、酶底物的发现以及新酶的发现等;在医学相关研究上,可以应用于药物靶标的全局性发现,疾病标识物的快速筛查等。在本次报告中,我将先简要介绍蛋白质芯片的基本概念。然后将以实验室新近发表的几项工作为例,重点介绍蛋白质芯片在疾病血清生物标识物发现方面的应用,探讨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郑磊
演讲题目:肿瘤循环细胞外囊泡生物标志物筛选策略与研究实践
演讲摘要:
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30-120nm的微小膜囊泡,其内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多种生物信息物质。细胞外囊泡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含量丰富、易采集、创伤小;且本身具有组织特异性、带有其来源细胞的特征,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的病理状态。细胞外囊泡已经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诊断标志物。但是由于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多样性和现有纯化方法的限制,寻找细胞外囊泡肿瘤特异性的分子仍十分困难。合适的富集方法、好的筛选策略和合理的验证方案对于细胞外囊泡标志物的筛选尤为重要。我们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了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外囊泡中的microRNA,发现肺癌异常表达的microRNA分子。随后,我们逐步扩大样本量,利用qPCR,观察人群中细胞外囊泡microRNA的表达量,验证测序结果。通过对microRNA的qPCR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这些microRNA在肺癌患者血清的细胞外囊泡中高表达,且表达量随肺癌的进展发生变化。这些细胞外囊泡microRNA可以较好的从健康人、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中鉴别出肺癌患者。它们有望成为临床肺癌诊断的标志物,辅助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我们将通过介绍我们的研究发现过程,阐述肿瘤循环细胞外囊泡生物标志物筛选过程中的策略与问题。
青年论坛
为进一步推动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以及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促进基础和临床中青年学者之间学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本届会议拟设置青年论坛报告环节,以“搭建交流平台,展示学者风采,促进学科进展 ”。
共0条评论